- kuencheng
- 校园资讯
-
揭秘媒体幕后——制作人陈玮伦与坤成学子零距离对话
初二善(二)刘舒宁负责报道
(感谢邓凯柔老师提供照片)
为配合媒体周系列活动,我校校讯社于8月22日特邀电台制作人陈玮伦先生到校,为对传媒领域感兴趣的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深入讲解电台运作流程与电台制作人的日常工作。
讲座伊始,邓凯柔老师代表学校向陈玮伦先生致赠纪念品,全体师生与嘉宾合影留念。本次讲座打破传统单向讲授模式,采用互动问答形式,由同学们主动提问,陈先生结合自身在多家电视台累积的七年工作经验,逐一分享传媒行业的实战心得。

(图一:邓凯柔老师向陈玮伦先生致赠纪念品)

(图二:师生与陈先生合影留念)
陈先生首先指出,传统媒体正积极适应数字时代,不仅在电视、电台播出,也通过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触达受众。在回应“电台如何运作”的提问时,他说明节目多为实时播出,但对民众来电等环节会进行必要剪辑,以保障节目流畅性与时长控制。
他以《我的企业有转机》单元为例,解释节目虽以直播为主,但遇嘉宾时间冲突则改为录播。直播内容会延迟七秒播出,若出现不当言论可启动“Q按钮”紧急删除,但因此举可能影响播出效果,且嘉宾通常自觉注意言辞,该功能实际较少使用。

(图三:同学们专注聆听陈先生分享)
关于工作日常,陈先生透露他每日清晨五点抵达电台,与主持人核对流程、检查设备,确保六点准时开播。早班结束后若无外勤,则居家处理后续节目策划与采编任务。针对“电台灵感来源”之问,他说明每月设定大主题(如八月国庆月),并紧跟时事热点,如近期校园霸凌事件,通过邀请专家解析保持内容与时俱进。
对于夜间节目运作,他解释虽无主持人坐镇,但有音乐总监负责歌曲与广告播放,各电台均拥有专属歌单以维持风格定位。此外,陈先生也分享记者在报道国会新闻时的协作模式:不同媒体记者间常互相分享资源,甚至分工关注不同议员,以提高报道效率与全面性。
整场讲座内容详实、互动热烈,同学们对电台与新闻制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感谢陈玮伦先生在忙碌工作中拨冗分享,为坤成学子开启一扇通往媒体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