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encheng
- 校园资讯
-
初二真二 陈家浩,高一理A 陈芷霖、陈莉叶 联合报道
(感谢摄影组提供照片)
为了配合本校一年一度的科学周,本校教务处与2025年科学周筹委团联合科学实验组、创意设计组于6月24日至7月1日在新食堂入口和礼堂前方,精心打造了“感知矩阵探索站”,供同学们通过互动体验与感官挑战,让科学知识“活”起来。“感知矩阵探索站”以科学、游戏和感官冲击的结合为核心,设计了多组趣味挑战。

(图一:学生进行讲解)
第一个站点名为“月亮故事”,由学生讲解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参观者介绍月亮相关的科学知识,包括月球表面的形成过程、潮汐现象的成因以及月相的变化周期等。讲解结束后,讲解员还与参观者进行互动问答,气氛轻松有趣。学生成功答对问题后就可以获得站长的签名。
在“塑料污染知多少”中,学生需将不同的塑料制品按照其自然分解所需的时间,从最短到最长进行排序。为了协助任务完成,站长也会适时给予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提升大家对塑料污染问题的认识。

(图二:学生专心聆听)
另一人气站点”夜光猎人”则通过城市光污染现象的配对游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光污染的成因与影响。参与者需要将各种夜间照明现象与其对应的光污染类型进行匹配,在游戏中了解到光污染的“真相”。引人入胜的”情绪色彩盘”站点则通过带领同学们探索颜色与情绪的奇妙关联。
在“光学错觉”站点,几张引人注目的错觉照片整齐地陈列在桌上,每一张都展示了不同的视觉现象。学生讲解员逐一向参观者讲解这些图像背后的光学原理,解释为何人眼会被“欺骗”。参观者全神贯注地聆听,沉浸在奇妙又富有科学趣味的视觉世界中。
接着,”单摆实验”站点,这个流传数百年的经典物理实验被赋予了全新体验。同学们通过亲手操作不同摆长的单摆,直观观察到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让原本抽象的“能量守恒定律”跳出课本,使晦涩的物理定律变得触手可及。

(图三:学生摆动单摆装置)
“牛顿彩盘”摊位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体验。通过由风扇旋转的七彩圆盘,参与者直观地理解了光的加色混合与视觉暂留效应,并探索了动画形成的科学原理“数学Bingo”与“知识叠叠乐”两大游戏站点凭借趣味挑战和丰富礼品的组合,吸引了不少同学。同学们在闯关中活用科学知识,体验了“玩中学”的乐趣,现场笑声与解题的欢呼声不断。
在“重金属的风暴”游戏站点通过实验展示了重金属污染的科学原理。学生利用加入粉末的水盒和磁铁球,模拟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与去除方式,并借助磁力吸附演示污染物如何被清除。讲解员详细说明了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使参观者在直观体验中加深了对该议题的认识。
另一站点“假记忆实验:你的大脑会欺骗你吗?”则引导参观者探索记忆的可变性与不可靠性。学生讲解员结合干扰效应、错误归因机制、注意力分配及信息加工深度等心理学概念,分析人脑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产生“假记忆”。实验以互动形式呈现,帮助参与者理解记忆并非绝对客观,而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心理过程,现场反响热烈。
这些有趣的体验站点,考验脑力又给予同学们新鲜的体验,让同学们获得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