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商A 洪薇雯 负责报道
感谢谢嘉怡、林卉涵和陈釨遴提供照片

         为了让同学们跳脱出课堂的教学模式,我校特于5月17日组织了一场户外教学活动,并带领高一文商班的同学们前往中央艺术坊、吉隆坡发源地——鹅唛河与巴生河交汇处及独立广场进行考察。本次考察旨在让同学们对于吉隆坡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当天,同学们首先到达中央艺术坊,历史科主任庄丽美老师在此为同学们仔细讲解了中央艺术坊从1888年时的传统市场演变为如今艺术及工艺品市场的过程。在19世纪80年代,由于环境的污染及疟疾的蔓延,当时的雪兰莪参政司瑞天咸建议英殖民政府设立一个新市场以取代原有的旧市场,这座新市场便是如今的中央艺术坊。

(图一:中央艺术坊的外貌)

(图二:中央艺术坊的内部样貌)

         随后,学生们分为两个队伍,按照不同路线继续行程。高一文商A的同学先走访了吉隆坡的发源地——鹅唛河与巴生河的交汇处,了解19世纪初因锡矿开采而兴起的吉隆坡的发展过程、华人先贤为发展吉隆坡的贡献等;之后再前往独立广场,了解英国殖民马来半岛时期的历史。高一文商B的行程则相反,先到独立广场参观英国殖民马来西亚的遗址,如新政府办公大楼,再前往两河交汇处进行地理与历史的实地观察。虽然路线不同,但两个班级都通过亲身踏查,深化了对吉隆坡历史脉络的认识。

(图三;两河交汇处)

(图四:独立广场)

(图五:位于独立广场的国旗)

(图六;大钟楼)

         本次活动以学生们在茨厂街的自由活动为终点。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的实地考察让让历史不再是课本中的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变成了可触可感的城市记忆,让学生们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