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善(2)叶彦妮,高二理C 张诗旋,高二理C 苏子铭 联合报道

 2022年8月13日(星期六),高二理C班的同学举办了一场对象为初三的“跨科学习成果分享会”活动,活动主题为《掌握学习诀窍,不再孤读》。虽然该活动为选修,但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热烈支持。

此分享会开始,主持人为我们解释了“跨科”的定义,即跨越科目,进行多元学习。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中面对难题时,整合各个科目的知识所总结出的办法才是最全面的。因此当学生在学习各科可以融会贯通时,在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在此分享会前,高二理C班的同学从华文课文《谈读书》中发现到能以不同科目为切入点来解释。所以,在今天的成果分享会中,他们除了分享《谈读书》中提到的读书方法,还会和参与者讲解这篇课文与其他科目的链接之处。

待主持人介绍完毕后,活动便正式开始了。此活动分为三个场次,其主题分别为:“为何要快读或慢读,我们可以怎么读?”、“为何要复习,如何复习?”以及“为何要做笔记,如何做笔记?”。主讲人的建议是要快读,再慢读,最后重复快读,以便建立印象后拥有完整思路。此外,遗忘的规律其实是先快后慢的,其中若31天连续不复习,就会造成高达79%的记忆流失。换言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一旦忘记知识点就必须马上复习,或跟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复习表,以便在遗忘点时复习,巩固记忆。最后,康宁笔记方法可以透过区块的划分,来分辨知识点的重要性,以便在复习时能够快速解答疑问。总而言之,学生应该同时具备阅读、做笔记和做练习的能力,透过5R:Record(记录)、Reduce(简化)、Recite(背诵)、Reflex(思考)、Review(复习)的口诀让温习事半功倍。

(总结分享会内容)

除了聆听讲解,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快读或慢读的环节,主讲人透过快读,慢读及快读的方式,让参与者阅读同一篇短文,并在每一遍阅读环节后进行提问,透过真实例子来向大家说明快读或慢读的理解效果。在谈到复习时,主讲人也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五个英文单词让大家记忆,20分钟后突袭抽查,以实况来证明遗忘曲线的根据性。在做笔记的部分,参与者也透过手作实践,尝试使用康宁笔记方法归纳初三历史课本部分内容,后由主讲人公布建议排版供参考,加深大家对此方法的理解。

(康宁笔记法)

在拍摄温馨的大合照环节后,此次的“跨科活动成果分享会”之《掌握学习诀窍,不再孤读》也圆满落幕。感谢高二理C的筹委团以及指导老师为同学们筹办这么有趣且精彩的分享会,也感谢所有抽空参加此活动的同学们。相信同学们在此分享会都收获满满,获益匪浅。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