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触觉传递马来西亚文化——我校受邀展示盲人绘本作品、鸟浮雕 和鸟鸣音乐

张瑜恬Jr3Z2报道

                 当艺术不再单单只依靠视觉,当文化开始通过指尖传递,一场关于包容与创新的教育实践,便在聚光灯下绽放出温暖的光芒。

                 日前,我校坤成中学师生受邀出席 Usaha Tegas Heritage 25周年艺术竞赛颁奖礼,并在这场以马来西亚文化为主题的艺术盛事中,担任了意义非凡的角色——不仅是两位同学以沉稳台风担任大会司仪,更重要的,是向全场来宾展示了我校学生专为视障社群设计的“马来西亚文化盲人绘本”和“鸟浮雕”,赢得了广泛赞誉。会场上一直回播2024年种子学长学姐们所创作的鸟鸣音乐,广受好评。出席此项活动的两名同学(黄筱娴和李元康)也受邀担任主持,其表现广受贵宾赞誉,认为他们专业、自信且落落大方。

                 在众多视觉艺术作品中,坤成中学的展位独树一帜。这里没有绚烂的色彩比拼,而是邀请观众用指尖去“观看”一个立体的马来西亚。这本由全体初三学生倾心制作的盲人绘本,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绘本页面之上,传统风筝“Wau”流畅的弧形轮廓、果王“猫山王”表面那密布的锥形棘刺,以及国宝建筑双峰塔高耸入云的挺拔塔身,皆以3D形式精巧凸起,构建出一个层次分明、可触摸的文化图景。

                  “我们希望通过这本绘本,为视障朋友打开一扇了解马来西亚文化的窗户。”负责同学在介绍中分享道,“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视障社群,尤其是儿童群体,极度缺乏适合他们的绘本读物。这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缺失,也更意味着他们探索世界的一条重要路径被阻隔了。我们的作品,旨在用触觉弥补视觉的缺失,让视障人士群体通过绘本了解马来西亚文化的同时,也让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在每一个人心中建立。”与此同时,由2024年种子学长学姐们创作的白色鸟浮雕,以其纯净的质感和分明的轮廓,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超越视觉的艺术体验,与盲人绘本共同诠释了“艺术无障碍”的深刻内涵。

                 此次展示不仅是一次学生作品的亮相,更是一堂关于同理心与社会责任的公开课。它生动诠释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减少不平等”的底层含义,即真正的包容不在于去被动地接纳,而在于主动地去创造能够容纳多元感知方式的条件。当艺术的欣赏与文化的传承能够跨越身体能力的限制时,我们便能让每一个人,无论其身体条件如何,都能平等地感受这片土地的美丽与丰富。

                 活动的成功,标志着坤成中学在结合人文关怀与教育实践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这份用触觉构建文化桥梁的实践,正是对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与“促进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的鲜活践行。

出席老师:符巧玉师、黄晓慧师、何丽苓师、陈劼希师、冯嘉乐师
出席学生:黄筱娴、叶恩妤、吴诗嫣、邱永康、许晓玲 、区稀勇、李元康、张瑜恬、
何珈慧、詹中宇、林子情、陆乙萱、彭荟芯